王美怡牛津配资
我喜欢杨万里。他有点倔,有点野,有时候粗衣乱服地在儒林里乱转,不怎么注意仪态。可是,我常常想去他的钓雪舟里坐坐,喝几杯粗茶,聊几句闲天。
图为杨万里像。(来源:《杨万里选集》周汝昌选注,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)
据《宋史》载,杨万里“为人刚而褊”,是个倔强的人。奸臣韩侂胄筑南园,请杨万里作记。杨万里坚决不写,说:“官可弃,记不可作也。”
得罪权臣,杨万里仕途不顺,多年来辗转各地做地方小官。他渐渐逃之于酒,逃之于山水,写下了许多有情有趣且带点野性的好文字。姜白石这样形容他:“翰墨场中老斫轮,真能一笔扫千军。年年花月无闲日,处处山川怕见君。”
游走于天地山川中,庙堂之上的刀光剑影在天高地阔处淡化为前尘影事,他悟到“有天地容人也”,忍不住长啸一声,挥笔写道:“金印檕肘大如斗,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。”
好山万皱无人见
都被斜阳拈出来
杨万里在天地间游走,一直走到了岭南,走到了大海之滨。淳熙七年(1180)正月,他自家乡吉水赴任广东常平提举,过大庾岭到岭南。至淳熙九年(1182)六月牛津配资,在短短约两年半的时间里,他“遍览岭表之山川,与南海之波涛”,写下大量诗歌。他自叙道:“余随牒倦游,登九嶷,探禹穴,航南海,望罗浮,渡鳄溪,盖太史公、韩退之、柳子厚、苏东坡之车辙马迹,余皆略至其地。观余诗,江湖岭海之山川,风物多在焉。”他在诗中这样形容自己在岭南的情状:“月在荔枝梢上,人行豆蔻花间。但觉胸吞碧海,不知身落南蛮。”
《南海集》如同杨万里的一本旅行日记,记录了他在岭南游走的点点滴滴。
韶州是江西入广州的必经之地,水路多险滩曲峡。屈大均在《广东新语·山语》中这样描述:“每当夏涨,水如万马奔腾,岩壑尽崩,舟与惊涛相为勍敌。其性既湍悍,又苦峡门隘小,稍失势,则帆樯倒下千尺。”但因水石相激,峭壁千仞,沿途也为岭南山水之最胜处也:“两崖摩挲皆作翠褐色,古木苍藤,垂阴水际,烟波隐映中,时有鱼舠往来,篙落一声,岩壑四应,是为石洞最幽之处。”
荒林密箐古木怪藤,奇岩陡壁澄潭碧水,峡谷中一水蜿蜒,风光无限。杨万里坐在船上,直叹岭南山川之险峻奇幻,笔力激荡雄健,写下过险滩、穿峡谷的惊魂体验。
过浈阳峡时,忽闻杜宇声声,他写道:“仰见青天尺许青,无波江水不胜平。只惊白昼山竹裂,杜宇初闻第一声。”
船过摩舍那滩,遇大雨停泊在清溪镇,他在船舱中写诗:“过尽危滩百不堪,忽惊绝壁翠巉巉。倒垂不死千年树,下拂奔流万丈潭。”
船行峡谷之中,险象环生,他看见船夫飞跃而上桅杆:“风从海南天外来,怒吹峡山山倒开。百夫绝叫椎大鼓,一夫飞上千尺桅。”
惊险过后,水面恢复平静。船在峡谷中穿行,诗人仰头看山崖之上的翠竹,在水面投下重重叠叠的影子,瀑布飞流直下,如雨雪纷飞。诗人的心很静很静,想起雪月之夜的种种旧事:“旁将山染翠,仰为天写绿。何当雪月夜,孤艇苇间宿。”
清晨水面上雨雾迷蒙,诗人别具只眼:“清晨雾雨重,不敢开船口。小窗试微启,逗入一船云。”
舟过谢谭时已近黄昏,山野被晚霞笼罩牛津配资,诗人妙笔生花:“碧酒时倾一两杯,船门才闭又还开。好山万皱无人见,都被斜阳拈出来。”
舟行水上,山中的翠鸟不时合唱它们的山歌,诗人的眼睛被满山空绿洗净,薄暮微明时,水汽氤氲,山崖上的密林变得影影绰绰,诗人的五感在一瞬间都被唤醒了。他写下很多很多的诗,一直留在了历史长河里。
越王台上落花春
一掬山光两袖尘
淳熙七年(1180)正月底,杨万里自家乡启程,先是溯赣江到南安登岸,过大庾岭抵达岭南,再乘船顺北江南下,直到三月底才到达广州。一到羊城,他就急不可待地登上了位于羊城最高处的越王台。
初春时节,越秀山巅一片火红,硕大的木棉花被急雨吹落,落红遍地。站在越王台上放眼远眺,可见群山逶迤,远江如带,狮子洋风光尽收眼底。杨万里写下《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》:
榕树梢头访古台,下看碧海一琼杯。
越王歌舞春风处,今日春风独自来。
越王台上落花春,一掬山光两袖尘。
随分杯盘随处醉,自怜不及踏青人。
他于黎明时分登临浴日亭观海上日出。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载:“扶胥者,广东诸水之汇也,南海之神庙焉。其西南百步有一峰,岿然出于林杪,是曰章丘。俯瞰牂牁之洋,大小虎门之浸,惊涛怒飓,倏忽阴晴,洲岛萦回,远山灭没,万里无际,极于尾闾,诚炎溟之巨观也。一亭在其上,以浴日名。”一轮红日从海面腾跃而起,杨万里心潮澎湃,诗兴大发:
最爱五更红浪沸,忽吹万里紫霞开。
天公管领诗人眼,银汉星槎借一来。
杨万里是见过大海的诗人,海浪汹涌,濡染健笔,让诗人的豪情和野性挥洒得酣畅淋漓。淳熙七年(1180)春,诗人途经潮州时记《潮阳海岸望海》:“动地惊风起海陬,为人吹散两眉愁。身行岛北新春后,眼到天南最尽头。”晚潮涌动的黄昏,他登舟远眺:“船阁寒沙待晚潮,行人舟子各相招。银山一朵三千丈,隔海飞来对面销。”
在澄海至揭阳道中,杨万里写下《过金沙洋望小海》:
海雾初开明海日,近树远山青历历。忽然咫尺黑如漆,白画如何成瞑色。不知一风何许来,雾开还合合还开。晦明百变一弹指,特地遣人惊复喜。海神无处逞神通,放出一斑夸客子。须臾满眼贾胡船,万顷一碧波黏天。恰似钱塘江上望,只无两点海门山。我行但作游山看,减却客愁九分半。
海雾忽开忽合,晦明百变。开时海日高悬,近树远山清晰可见,合时则天昏地暗,咫尺漆黑。浓雾散去之后,满眼皆是外国商船,如入神话幻境之中。这是诗人的海上奇遇。
在岭南的日子不长,但山风让他的笔意更加清幽朴拙,海浪让他的诗情更加豪迈宽广。《南海集》是诗人面朝大海时写下的诗作,别开生面,别有洞天。
(作者系文史学者,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)
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